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始建于1928年,其前身为昆明红十字会医院(1963年更名为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1970年由昆明搬迁至曲靖,更名为云南8511医院,隶属云南省国防科工办,1986年移交曲靖地区,更名为曲靖地区第二人民医院,1997年撤地设市,更名为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历经96年发展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院占地面积69亩,业务用房面积87902㎡。编制床位1000张,实际开放1200张。设有临床科室41个,医技科室13个,行政职能部门25个。拥有西门子3.0T超导核磁共振、GE64排128层CT、西门子大平板DSA、美国贝克曼全自动生化分析流水线等大型医疗设备及一系列先进的腔内镜专科设备。2020年建成PCR负压实验室。系国家级腹腔镜外科医师培训基地;国家药物/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GCP);云南省限制类医疗技术培训基地;曲靖市区域腹腔镜微创外科诊疗中心。为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医疗技术协作中心、远程医学会诊中心/远程教育中心、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华西第二人民医院区域网络联盟医院;上海消化内镜诊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曲靖基地、暨南大学微创外科研究所曲靖基地、广州国际减重与糖尿病外科治疗中心曲靖基地。云南中医药大学附属曲靖综合医院;大理大学教学医院。
56亩
医院占地面积
87902㎡
业务用房面积
1000张
编制床位
1422人
现有职工
39个
医技科室
24个
机关职能科室
特色品牌方面。1991年2月19日率先在中国开展第一例“腹腔镜胆囊摘除术”,享有“中国微创外科技术发源地”的美誉。至今已完成14万余例腔镜手术,腔镜微创技术广泛应用于普通外科、肝胆外科、消化内镜、泌尿外科、妇产科、骨科等多个专科领域。开展的荧光腹腔镜下左半肝切除术、晚期食道癌光动力治疗术、腹主动脉区后腹膜肿瘤切除术,经颈静脉肝内门腔分流术(TIPS)等40余项新业务新技术填补了省、市空白。独立完成曲靖市首例VA-ECMO技术,成功救治22名重症心肺功能衰竭患者。2014年6月在曲靖市率先开展微创减重手术,至今已成功开展1800余例,手术例数位于全省首位、西南第三。 学科建设方面。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广州中山大学中山医院、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等13家省内外医院合作建设14个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15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11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1个市级医学临床重点专科、2个云南省临床医学分中心、1个省级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曲靖分中心、10个专科联盟、9个市级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持续推进五大中心建设。先后组建院内骨质疏松、肺癌诊治、糖尿病足、减重代谢、痛风诊疗、生殖医学、盆底疾病、多发性骨髓瘤等多学科治疗(MDT)协作组。2021年以来加大优化整合学科布局力度,建设微创代谢外科、脊柱外科、关节与运动医学科、创伤骨科、皮肤/医疗美容科、康复医学科、全科医学科(老年病科)、疼痛科、临床营养科等学科。 人才培养方面。享有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省政府特殊津贴7人,云南省“万人计划”名医1人,云南省高层次人才培养“名医”专项人才1人,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名医”专项人才2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后备人才2人,云南省突出贡献专业技术人员2人,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对象1人,云南省委联系专家2人,市政府特殊津贴11人,市级突出贡献专业技术人员9人,市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9人,曲靖市“珠源名医”3人,“珠源英才育才工程”名医9人,曲靖市临床学科首席专家24人,市委联系专家6人,院内学科带头人8人,院内中青年后备人才8人。 科研教学方面。2011年以来,累计获省市级科学技术成果奖40项,其中,2015年至2020年连续五年6项微创技术科技成果获云南省政府科学技术奖三等奖。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28项、获省、市级科研课题立项35项。发表SCI论文29篇、北大核心期刊论文31篇、科技核心 44 篇。 医院荣誉方面。2009年以来先后获评“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单位”,“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国家级第二批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连续五届荣获“省级文明单位”,省委省政府表彰为“抗疫先进集体”,第五批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市委市政府表彰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集体”、“扶贫先进集体”,第三批市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2017年以来,连续多年勇夺全国品管圈大赛一、二、三等奖。2021年获中国外科腔镜发展30周年特别贡献奖。2011年以来,获省市级科学技术成果奖41项,其中,2016年至2024年共有7项科技成果获云南省政府科学技术奖三等奖。